整理了一下每一集的原作故事的名字和作者的背景信息。以飨同好。先放一下片头icon合集:EP1 "Sonnie's Edge"Peter F. Hamilton "Sonnie's Edge", from "A Second Chance at Eden" 英国科幻作者,以太空歌剧著称。一般作品都是长篇系列。有一本《北方大道》出过台译本。EP2 "Three Robots"John Scalzi "Three Robots Experience Objects Left Behind from the Era of Humans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Robots vs. Fairies" by Dominik Parisien 科幻爱好者应该很熟的一位作者。99年在网上连载《垂暮之战》,一举成名。目前这个系列已经写了九本。脑洞大,文风风趣。有点贱贱的。例如他有一本《星际迷航-红衫》,拿了2013年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就是这种脑洞大开又风趣。 系列中还有两篇动画也是他的作品。同样的贱痞搞笑风格,只要看到一定认得出来。垂暮之战7.8(美)约翰·斯卡尔齐 / 2008 /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星际迷航-红衫7.7(美)约翰·斯卡尔齐 / 2014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EP3 "The Witness"Alberto Mielgo 原创剧本 这哥们主职是动画创意,不是科幻作者。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个名字。这么说吧,最近大红的《蜘蛛侠:平行宇宙》,发端自他。三年前sony以顾问的名义雇佣他,请他做电影的创意。他从无到有的构建出团队和早期版本,然后被sony开了。等这版蜘蛛侠出来,他就震惊了,因为这美术风格,跟他带队给出早期创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他连个顾问的名义都没拿到。于是他在facebook上炮轰sony。嗯,现在道歉了,但拒绝删帖。下面这张图是他做的 Peni Parker的人设。所以这集动画有点像在示威呢。EP4 "Suits"Steve Lewis (credited as Steven Lewis) "SUITS", from "SNAFU: Future Warfare" by Geoff Brown SNAFU是一个书系。主打军事恐怖题材。一般是多个作者就同一主题分头写作,最后集结成册。这部动画取自名为“未来军备”的一本。作者Steve Lewis不太出名,在Amazon上也搜不到多少信息。EP5 "Sucker of Souls"Kirsten Cross "Sucker of Souls", from "SNAFU: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by Geoff Brown 跟前面 04同样出自SNAFU书系中名为“适者生存”的一本短篇合集。 作者好像最近热衷于类似的吸血鬼军事化的恐怖故事。EP6 "When the Yogurt Took Over"John Scalzi "When the Yogurt Took Over" 跟02一样是 John Scalzi的作品。一样脑洞大开而又贱痞讽刺。 后面EP 17也是他的作品。EP7 "Beyond the Aquila Rift"Alastair Reynolds "Beyond the Aquila Rift", from "Beyond the Aquila Rift: The Best of Alastair Reynolds" by Jonathan Strahan or "Zima Blue and Other Stories" 这个作者最近的作品是名为“Revenger”的长篇系列。还写了数量惊人的短篇作品。曾被提名三大奖。但一直无缘获奖。可能因为他主要在英国出版作品的关系。 后面EP 14的Zima Blue也是他的作品。看到有人在问片中的插入曲,这是 Matthew Perryman Jones 的 Living in the Shadows有朋友做了介绍:Living in the shadows 歌词赏析EP8 "Good Hunting"Ken Liu "Good Hunting" 刘宇昆,三体第一本的英文版译者。 如果说三体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文科幻。那么其中刘宇昆的功劳应有1/3。除了三体,他还将很多中文科幻作品译介至北美的科幻市场。16年获得雨果奖的北京折叠,也是他翻译的。他自己的作品“手中纸,心中爱”获得2012年雨果奖最佳短篇。作者有中文背景,故事大多是东亚的内核。在北美的科幻小说市场上,也是独树一帜的。从这一集动画本身就看得出来,风味纯正,跟那些老外脑补出来的东方元素完全不一样。评论中有小伙伴给出了小说原著:祝有好收获EP9 "The Dump"Joe R. Lansdale "The Dump", found on "Bumper Crop" 根据wikipedia的描述,这作者主打恐怖、神秘、西式冒险、犯罪故事。因其作品的讽刺、角色诡异、场景荒谬而著称,例如猫王和肯尼迪总统在老人院里跟一个埃及吸血木乃伊大战的故事。 改成动画的这个故事,嗯,也有点这个感觉。 后面EP12也是这个作者。EP10 "Shape-Shifters"Marko Kloos "On The Use Of Shape-Shifters In Warfare" (unpublished?) 德国人,但用英文写作。主打军事科幻题材。有一套名为“前线”的长篇系列。2019年要出版一个新系列“The Palladium Wars“ 。后面EP13也是他的作品。EP11 "Helping Hand"Claudine Griggs "Helping Hand" 作者是女性,在罗德岛学院的写作中心任教(感谢评论指正)。写了几本关于跨性别人士的非小说后,才转向小说创作。可谓出手不凡。顺便说一下,这一集是整部动画中我第二喜欢的作品。评论里有人给了这一集的原著地址:Helping HandEP12 "Fish Night"Joe R. Lansdale "Fish Night" 见EP 9的作者简介。视觉效果相当出色的一集。但更像个奇幻而非科幻故事。评论里有人给了这一集的原著地址:Fish NightEP13 "Lucky 13"Marko Kloos "Lucky Thirteen", Frontlines 2.1, Terms of Enlistment 见EP 10的作者简介。顺便说一下,作者从军十年以上。10/13这两集确实在军事感上强过其他作品。EP14 "Zima Blue"Alastair Reynolds "Zima Blue", from "Zima Blue and Other Stories" or "Beyond the Aquila Rift: The Best of Alastair Reynolds" by Jonathan Strahan 见前面EP7的作者简介。 个人认为这一集是全系列中最好的作品。不接受反驳。另一条评论中给出了中文版的小说原作,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齐玛的作品》EP15 "Blindspot"Vitaliy Shushko原创剧本作者应该是动画主创。15年开始做动画。16年底完成了一个叫 x-story 的短片,一举成名。可能从那时起开始组建自己的动画工作室,然后就是netflix的这一集动画。这是什么样的神仙!X-Story (2016)7.82016 / 俄罗斯 Russia / 动画 冒险 短片 / Vitaliy Shushko主创的个人博客在:https://shushko.blogspot.com/ (需要梯子)。顺便,x-story 的概念原画如下,是不是想说,卧槽我看过这个!EP16 "Ice Age"Michael Swanwick "Ice Age", from "Tales of Old Earth" 迈克尓·斯万维克 老牌科幻作者,曾多次获得雨果和星云奖。国内出过他一本《潮汐站》,一本《地球龙骨》 。下方评论里有小伙伴给出了原著,这里搬运一下:冰河时代EP17 "Alternate Histories"John Scalzi "Missives from Possible Futures #1: Alternate History Search Results" 好嘛,制片是有多爱他啊。整个系列给他一个人上了三篇。虽然在视觉效果上不像那些CG动画那么出彩,但美术表现和他的故事非常匹配。而我真的喜欢他这种忍着笑疯狂吐槽的风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从《垂暮之战》入坑。强烈推荐。EP18 "Secret War"David W. Amendola "The Secret War", from "SNAFU: Hunters" by Geoff Brown 跟前面 EP4/EP5 一样取自 SNAFU 书系。SNAFU应该是是“Situation Normal: All Fucked Up”的意思。据说是一个军事用语,意思,嗯就是字面意思。 所以这一系列大概都是类似的军事相关的短篇故事集。私货“每集动画的建议观看年龄”:可以给娃看爱死机器人吗?
Copyright © 2009-2022